黨建園地
國家規劃
首頁  -  黨建園地  -  正文
【十九大學習心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發布時間:2018-07-03 浏覽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8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學習十九大精神關鍵是要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不斷提升教學科研能力和自身素質,積極投身到教育教學改革中去。

一、學習好、領會好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要繼續把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頭等大事。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總書記的報告,博大精深、意義深遠,要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必須花更多的時間,下更大的功夫。繼續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認真研讨十九大報告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尤其要把握好報告的主題和靈魂,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十九大精神上來。要采取“緊扣主題、分層實施、聯系實際、學以緻用”等手段提高學習效果,做到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提升自身修養。

二、提高覺悟,更新理念

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要大力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這是學習和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根本保證,隻有學以緻用,堅持用十九大精神指導實踐,同時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在深入學習上求“精”,在理論研究上求“實”,在學用結合上求“廣”,要按照十九大精神的要求,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創新的理論和方法,聯系實際,積極拓展理論研究的空間。同時,要堅決反對那種脫離實際,墨守成規,淺嘗辄止,急功近利的浮躁心裡,要大力倡導增強“六種意識”即機遇意識、創新意識、發展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憂患意識。

十九大報告提出“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深化改革要做到“三個堅決”即“一切妨礙發展的觀念都要堅決沖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持革除”。作為一名教師落實十九大精神,就要踐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認真投入到新工科建設、專業改造中去,不畏艱險,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創進取。

三、領會精神,重在行動

1、德高為師,身正為範

   “德為師之本,作為一名教師,自身的師德修養是最重要的。做教師首先是做人,做真誠的人,做正直的人。不管是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學生面前,還是在同事面前,都要注重自身的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動人、感染人,為人師表。

把科學發展觀、中國夢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充分體現黨員的先進性;加強師德修養,身體力行教師的職業道德,把為教育事業奮鬥終生作為自己的職業理想。積極參與學院的教學改革和發展事業,着力将教師道德标準轉化為個人的内在品質。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教師是以其全部行為和整個人格來影響學生的。教師的一切行為應該成為學生的表率。在日常生活中要一如既往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守時,注意禮節,勤儉節約,注意言行文明,做文明人等。

2、熱愛學生,塑造師魂

   師德之魂是師愛,熱愛學生是教師道德的一個标志。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關愛學生,努力培養學生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用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風範來影響和教育學生,在思想、生活、心理和學習等方面關懷學生,盡力為學生排憂解難,這為學生成才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3、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科研的壓力是無形的,是無時無刻不在的。如何在科研壓力山大的情況下堅持把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對每一個華科大的老師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作為主講教師,應該對學生、對教學工作有高度的責任感。應堅持認真備課,無論多忙、多苦、多累,授課前都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更新教案,不斷将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引進課堂。

   要認真思考專業建設的内涵,積極參與基于新工科建設的專業改造。

   要積極支持青年教師,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他深入課堂一線認真聽課,特别是年輕教師的課,課後與他們誠懇交流,肯定優點,找出不足,并把自己的教學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他們;耐心指導青年教師備課,包括教案設計、内容分配、方法使用。

4、潛心教學,精益求精。

   廣博精深的業務知識是從事教師工作的第一要件,也是教師自身樹立威信的主要途徑。

   為上好每一節課,教好每一個學生,要孜孜以求,認真備課,力求精益求精。在教學中,認真鑽研教材,廣泛查閱資料;潛心研究教法和教學手段,精心研究和設計每一節課,每節課都追求最佳的教學效果,尋找一個最佳的教學方法,想方設法讓學生把以前學過的知識都串起來、用起來,并能開始自己的創新思維。

   隻有共鳴的生命,才會有激情和創造。要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融入于日常的教學。授課不僅充滿激情,而且力争創建寬松、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情感,堅定學生學習的意志,進而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的“學”和老師的“教”形成共鳴;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本,使學生人人參與,全程參與,課堂中師生融洽,互動頻繁,争取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特别注重教方法,教思維方式,訓練獲取知識的能力,應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造知識”的“套路”。

5、嚴謹治學,教書育人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嚴格要求,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堅持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所講課程生動活潑、反應學科的前沿動态。善于激發創新學生思維、引導學生互動,難點深入淺出,從宏觀到細節再到微觀層層解剖,從原理到設備/裝備到工程漸次展開,讓學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有涯而知無涯”,要堅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原則開展教學,平時精心備好每一節課,滿懷激情講好每一節課。

四、克服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繼續努力不止步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複興之路,其景可贊其程也艱,百年夢想變成現實,那就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滴水成河,粒米成籮”,萬丈高樓從地起。坐而論道求新意,起而行之看實績。“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比态度更比實績。在工作中要堅決杜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遇事退避三舍的消極态度,要敢于擔當、勇于擔當、善于擔當,積極參與教學、科研和學院學校各項工作與活動,在平凡的工作當中做出實績,成為一名領導放心、同事信任、學生滿意的教師。

   十九大已為我們鋪展開了宏偉藍圖,倍感振奮、催人奮進,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唯有堅守心中理念信念,堅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增強教學本領、科研能力和自身素質,在三尺講台上綻放出不一樣的青春,為學生的前途、學校的願景、國家的富強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