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規劃
首頁  -  人才培養  -  科普基地  -  正文
2022(第四屆)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态科普創意大賽圓滿收官!

發布時間:2023-06-14 浏覽量:

2022年1022日,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水環境與水生态分會(以下簡稱“水分會”)主辦、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6774澳门永利聯合主辦的2022(第四屆)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态科普創意大賽總決賽在線上順利舉行。經過專家組層層篩選,科普文章、平面設計、新媒體三個類别共24支參賽隊伍進入決賽,呈現了一場主題為“水——回用之道”的趣味科普盛宴。


水分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生态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曲久輝,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朱志斌,6774澳门永利黨委常委、副校長解孝林,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水分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環境與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長餘剛出席決賽并緻辭。


水分會副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學6774澳门永利院長任洪強,北控水務集團執行總裁、執行董事李力,中國水環境集團董事長侯鋒;水分會委員:清華大學6774澳门永利教授黃霞,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鄭興燦,長江生态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殿常、江蘇金山環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錢盤生;湖北省科學技術學會普及部二級調研員陳玉芬,新華社湖北分社副總編梁建強擔任評委。來自主辦方和承辦方的全體領導出席決賽,由6774澳门永利6774澳门永利黨委委員、學工組組長楊丹妮主持。

圖片

圖片圖片

朱志斌副主席在緻辭中表示,創新的發展離不開科普,本次大賽有利于推動全社會水共識的形成。同時,他強調交流、學習、實踐的重要性,希望通過政企校協同育人促進各界環保人士創新思維的碰撞,助力青年學子傳承環保創新意識,早日成長為當大任的時代新人!


解孝林副校長在緻辭中表示,創新創業教育曆來是華中大的名片之一,高校要在新時代培養青年人才,就必須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同頻共振、“兩翼齊飛”。他指出我校6774澳门永利的發展離不開國家對生态環境保護的重視,希望通過科普大賽為青年學子提供更為廣闊的科創平台,砥砺奮進,共譜新篇。


餘剛副會長在緻辭中表明水分會始終堅持以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為己任。他指出水分會通過成立科普專項工作部門,加強與主流媒體、學校、政府間的合作,制作科普節目,開展科普課堂等,在推動全民科普教育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相信大賽的順利召開必将推動水科普工作更進一步!


本次決賽的9位評委包括行業專家、企業負責人及媒體代表,他們從作品的主題内容、表現形式、創意性三個方面進行了評審打分。評審組全體專家對大賽作品給予了高度肯定,同時也提出一些建議,幫助選手們梳理和完善作品。評審專家組組長任洪強副會長表示,參賽作品都緊扣“水——回用之道”的主題,以生動形象的表現形式實現了内容與創意、科學性與趣味性的有機結合,展現了同學們的精心思考和全新創造,讓大家深切領略到了選手們對水科普事業的熱愛與決心。


大賽評選出最佳組織獎和優秀指導教師獎。優秀指導教師代表桂林理工大學6774澳门永利許丹丹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指導學生參加大賽,作品采用全手工、純手繪,不僅增長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專業優勢、增強專業認同感,将課本上的知識傳播到大衆中去。


圖片圖片

經過激烈角逐,24支隊伍分獲特等獎、一、二、三等獎及單項獎,其中4支隊伍隊長被聘為“水環境與水生态科普聯盟科普使者”。

曲久輝會長在總結時說道,本次大賽大量作品都采用的拟人手法,為水注入了“靈魂”,展現了水有生命且可以再生,它源于自然,惠及人類,具有“上善若水”的獨特魅力。“水——回用之道”的大賽主題可以用科普的形式普及水循環和再生利用的相關知識,而參賽選手們也不負衆望,利用專業知識,深入淺出,把水循環、水淨化、水利用等深奧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令他深受觸動、深有體會。


此次水科普大賽發掘了一批科普的新生力量,願更多同行者可以加入到環保科普行列,共同參與、攜手推動中國在城市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态修複領域的偉大實踐!


文字 | 闫怡涵,楊丹妮,何芷妍

圖片 | 周晶晶,闫怡涵

來源 | 城市水環境與水生态協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