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力度推進生态文明建設、解決生态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态文明建設邁上新台階。”
在全國生态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對加強生态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重大部署,為建設生态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對于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建成美麗中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從加快推進生态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加強法治建設;到建立并實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再到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推動生态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推進生态文明建設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還有不少頑瘴痼疾要治。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解決曆史交彙期的生态環境問題,是時代賦予的重大任務,是我們這代人的曆史使命,任何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曆史使命感的當代大學生,都應當在自己的領域盡自己所能,為實現這個曆史使命而奮鬥,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要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曆史使命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邊生态環境質量仍然很差,這樣人民不會認可,也經不起曆史檢驗。隻有突出抓重點、補短闆、強弱項,堅決打好這場攻堅戰,我們才能兌現承諾,不負人民,無愧曆史。現在,廣大人民群衆熱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環境質量。積極回應人民群衆所想、所盼、所急,不斷滿足人民群衆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态環境需要,是我們的宗旨所在、使命所在、責任所在。這場污染防治攻堅戰,不管有多麼艱難,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我們都不可猶豫、不能退縮,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勇氣、攻城拔寨的拼勁,堅決打好打赢。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就要集中優勢兵力,采取更有效的政策舉措。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重大部署,加快構建生态文明體系,建立健全生态文化體系、生态經濟體系、目标責任體系、生态文明制度體系、生态安全體系;全面推動綠色發展,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把解決突出生态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堅決打赢藍天保衛戰,深入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有效防範生态環境風險,把生态環境風險納入常态化管理,加快推進生态文明體制改革;提高環境治理水平,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生态環境問題開展對策性研究,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充分利用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們就一定能還祖國藍天白雲、繁星閃爍,還民族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為子孫後代留下美麗家園,為中華民族赢得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