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園地
國家規劃
首頁  -  黨建園地  -  正文
6774澳门永利師生黨員赴紅旗渠幹部學院學習實踐

發布時間:2016-11-22 浏覽量:

(撰稿:楊正委,楊丹妮)

為深入貫徹學習黨的政策方針,弘揚紅旗渠精神,踐行“三嚴三實”,6774澳门永利教職工黨員以及學生黨員骨幹代表于11月19、20日赴河南省林州市紅旗渠幹部學院進行了為期2天的學習。

黨員們通過現場教學、音像教學和體驗教學等形式深刻體會到當時林縣人民極其缺水的惡劣環境,深刻領悟到林縣人民憑借“一錘一釺一雙手”修建紅旗渠的艱辛和不易,深刻學習到 “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紅旗渠全長1500多公裡,在長達十年的“引漳入林”工程中,林縣的黨員幹部親自上陣,帶領十萬林縣人民絕壁穿石,挖渠千裡,削平了1250座山頭,鑽透了211個隧洞,架起了152座渡槽,建成了舉世矚目的“人工天河”。十年間多少動人的故事無處不彰顯了黨員幹部以身示範、工作上精益求精、敢于創新創造的精神,我院師生對此贊不絕口,頗為感慨,并結合自身專業展開了熱烈的讨論。當得知紅旗渠總幹渠要以1/8000的坡度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上穿過時,大家歎為觀止,“1/8000的坡度容不得任何一點點誤差,但沒有條件他們創造條件,可見人心的力量多麼巨大。” “盆面測量法”充分展現了林縣人民的智慧與堅毅,他們不畏艱難實現了“誓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縣委書記楊貴的一句“不要講客觀、不要談條件”在師生們耳中不斷回響,老師們紛紛表示還需加倍努力,在科研的道路上不畏艱難,迎難而上。

“與天鬥,與地鬥,敢教日月換新天,終于劈開太行山”,林縣人民憑借雙手修建了中國的水上長城、天下第一人工河——紅旗渠;這就是紅旗渠精神,自力更生是根基,艱苦創業是根本,團結協作是核心,無私奉獻是源泉的紅旗渠精神。随行的學生感歎:“林縣人民用自己的力量擺脫了千百年來缺水的天然困境,過上了好日子。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在享受先輩們的勞動成果的同時,更要繼承和發揚紅旗渠精神,好好學習,打好專業基礎,為了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現在,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标,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标。我們這一代人,繼承了前人的事業,進行着今天的奮鬥,更要開辟明天的道路。”此次紅旗渠之行,對我院師生是一次很大的激勵,相信我院師生定能繼承并發揚紅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為祖國乃至全世界的環境事業添磚加瓦。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