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9日下午15:00,英國曼徹斯特大學David Polya教授受6774澳门永利邀請,為學院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報告題目是“Isolating the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14C, δ13C) of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erived from the oxi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application to the genesis of high arsenic groundwaters in Asia”。
Polya教授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理工學部國際化副院長,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主要在地表和低溫以及熱液/地熱亞表面系統中的金屬、類金屬對(生物)地球化學行為、模拟健康影響等開展了30多年的研究,獲得了歐盟委員會、NERC、EPSRC、TSB和英國文化協會等超過1000萬英鎊的資助,發表期刊論文100餘篇,參與編著《IWA飲用水中砷控制最佳實踐指南》。
6774澳门永利副院長徐新華教授主持了會議,副院長侯慧傑教授、環工支部書記郭利民教授、市政系副主任毛娟教授、環境工程系副主任李森副教授參加了交流會。

Polya教授首先對飲用水中砷的現狀及危害進行了介紹,調研數據表明目前有超過1.5億人的飲用水中砷含量超過10μg/L,長期接觸砷可能會導緻角化病、皮膚癌、肺癌、膀胱癌以及免疫系統損害。研究表明,孟加拉國超過20%的死亡歸因于砷。Polya教授介紹了他的研究團隊有關砷的研究成果,通過機器學習和新型僞等高線方法制作了整個印度地下水砷濃度的僞等高線圖,并計算了具有不同地下水砷濃度範圍的地區比例,揭示了砷污染物的分布與地理位置、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Polya教授還介紹了團隊開發的一種基于87Sr/86Sr示蹤劑計算有機碳來源的無機碳(OrCSIC)濃度和放射性碳平均停留時間的方法,該方法對氧化還原反應中有機碳(OC)的氧化過程分析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下水的污染物控制氧化還原過程。

Polya教授報告後,現場師生與Polya教授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讨論。

最後,Polya教授作為曼徹斯特大學理工學院(FSE)國際化副院長,與徐新華教授、侯慧傑教授、郭利民教授、毛娟教授、李森副教授等就我院本科生和曼徹斯特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進行2+2與3+1+1聯合培養模式做了深入交流和商讨,并部署下一步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