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獎專訪|張惠塬: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

01個人簡介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卓越)2101班學生,中共黨員。大三學年加權成績專業第一,保研本校,擔任6774澳门永利團委、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大學期間曾榮獲校三好學生、校優秀共青團幹部等稱号,并獲得國家獎學金、“深水杯”、“北控水務杯”等多項國家級和省級獎項。
02學習篇
學習如行舟過江,并非總能一帆風順。大一學年時,張惠塬的微積分、c++等課程成績并不理想。如何實現逆襲,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成了不服輸的張惠塬每天思考的問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張惠塬終于慢慢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向優秀者看齊,全身心跟着老師的節奏聽課,重視課程設計等專業時間機會,在備忘錄記下任務時間和節點……這些秘密武器最終也讓她的加權成績從大一的80.16提到了大三的91.87,達到了學年綜合測評成績專業第一。面對一時的逆境,張惠塬沒有内耗,而是主動出擊,尋找适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堅韌自律讓她實現了從平凡到卓越的逆襲。
張惠塬不僅追求在學業上擁有突出的成績,對科研競賽也有着非同一般的熱忱。“我喜歡一群人闖蕩拼搏的感覺”,于是,她總是抓住每個與指導老師一起調研交流的機會,在科研競賽的道路上不斷披荊斬棘,尋找未知、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她收獲的不僅是競賽的一個個獎項和榮耀,更是個人學習能力的和團結協作意識的提升。
03志願服務篇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校期間她累積參與了30餘項志願服務活動,義工工時累計281個,其中大三學年獲得義工工時109個,成為了溫暖他人的星星之火。她的黨員志願服務活動參與率100%,擔任多次“我為群衆辦實事”、“黨員值班崗”、“你來,我在”等活動的值班黨員。為了能将好的故事宣傳給更多的人,她參與攝制了短片“院士奶奶-沈蘊芬的故事”,作品在院第九屆黨員故事會榮獲一等獎。同時,她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從生活小事到學業問題解答,希望能幫學弟學妹們早日站在黨旗下。
04學生工作篇
大三學年,張惠塬在兼顧學習的同時完成了多項學生工作。她擔任院團委副書記和院科普學講團負責人,将華科大湖溪河的蝶變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目前,她累計組織開展的聚焦生态文明熱點話題的系列科普課堂覆蓋對象500餘人,受到包含臨滄市團委宣傳平台在内的多個平台關注報道。她還擔任安全工作小組成員,用心守護同學身心健康。在6774澳门永利三年,她逐漸理解,每個努力的身影都值得被看到。
05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三年學水知水,張惠塬立志成為一個像水一樣的人,不囿于某種固有的形狀,做困難下永不停止翻湧的暗流,做能托起他人船隻的海浪。不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她都希望自己能像泉水般清澈純淨,像江水般熱血洶湧,像海水般有容乃大!